到2025年,教育系统规划将全面建成领先的IPv6设施、应用和安全体系,教育系统IPv6网络规模、用户规模、流量规模位居世界各国教育系统前列。任昌山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教育信息化与网络安全处处长 在第三届中国IPv6创新发展大会教育科研论坛上,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教育信息化与网络安全处处长任昌山发表了题为《落实国家战略全面深化教育系统IPv6规模部署与应用》的特邀报告。他表示,教育部高度重视IPv6规模...
今年是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30周年,也是CERNET建设30周年,在近期纪念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30周年的各项活动中,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与CERNET建设的主要负责人吴建平院士和李星教授也频繁出现在相关活动中。 4月20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在北京隆重举办纪念活动,特别向六位为中国互联网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专家致敬,吴建平和李星即为其中两位。此前的4月19日,“世界互联网名人堂”的4位中国入选者应邀参加中国科...
为纪念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30周年,近日相关机构先后组织了各具特色的纪念活动。4月19日,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发起一场高端对话,邀请“世界互联网名人堂”的胡启恒、钱华林、吴建平、李星等4位中国入选者共同参加;4月20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在北京隆重举办纪念活动,特别向胡启恒、邬贺铨、吴建平、钱华林、高新民、李星这六位为中国互联网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专家致敬。 4月19日,“潮涌网络·向新出发”中...
3月29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学习时报》头版撰文《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怀进鹏部长在文中指出,用好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激发教育强国建设的强大战略动力,不断开辟教育数字化新赛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今年是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第3年,我们将从联结为先、内容为本、合作为要的“3C”(Connection...
12月20日,由清华大学牵头、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制定的“RFC6052、RFC6145和RFC7599等国际IPv6技术创新IETF RFC标准10项”项目被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授予2023年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RFC是国际互联网标准,由全世界最重要的互联网技术标准机构IETF决策产生,影响着人们设计、运行、使用和管理互联网的方式。 此次获奖的这10项RFC,旨在解决互联网从IPv4向IPv6单栈网络过渡的问题,对于引领全球向IPv6下一代互联网...
11月13日,“全球首条1.2T超高速下一代互联网主干通路开通”新闻发布会在清华大学举行。该通路连接北京-武汉-广州,由清华大学联合中国移动、华为公司和赛尔公司共同协作研制成功,标志着全球首条1.2T超高速下一代互联网主干通路在我国面世。 这条超高速下一代互联网主干通路基于我国自主研发的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路由器1.2T超高速IPv6接口、3X400G超高速多光路聚合等关键核心技术,总长3000多公里,实现了系统软、硬件设备的...
如果以2003年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的启动为标志,中国IPv6已经走过20年发展历程。CNGI示范工程经过技术试验、试商用到规模商用,取得累累硕果,为我国下一代互联网更大范围的规模部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7年,《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印发,被认为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性文件。自此,推动IPv6的规模部署和应用已经成为坚定的国家意志。 20年来,我国IPv6用户数量快速增长,IPv...